为促进学术交流与学科交叉融合,7月11日上午,理学院特邀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高当丽教授做客我院学术报告系列讲座,在308会议室作题为《长余辉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在信息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的精彩报告。应用物理系主任沈浩老师主持讲座,学院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在人工智能、5G等技术驱动“数据爆炸”的时代,高当丽教授系统阐释了长余辉材料作为第四代光信息存储理想载体的巨大潜力。她聚焦其独特的“陷阱态捕获—释放”机制,指出基于“光量子效应”的激光点阵存储相较传统方式,在信息密度和能源效率上具有革命性优势;相关研究对突破新一代高容量、低能耗绿色存储技术、契合国家信息化战略及“碳达峰”目标意义重大。高教授结合团队在稀土掺杂、陷阱能级设计及能带工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展示了其在激光点阵信息写入与光致发光控制上的显著成果,引发了在场师生浓厚兴趣。
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师生们围绕长余辉材料的实际应用稳定性、陷阱能级精细调控策略、光学性能调控机制以及与存储器件集成的可行性等核心问题,与高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高教授结合丰富的研究经验,不仅清晰阐释了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更分享了实验攻关中的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极大地启发了大家的科研思维。
本次讲座精准聚焦光功能材料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生动呈现了材料物理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魅力,有效激发了师生在该领域的科研热情。理学院将持续打造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系列讲座等活动,不断推动科研创新与卓越人才培养。
(供稿/供图:邹鹏飞;审核:邓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