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理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结合当下青年学生喜爱的“角色扮演”游戏形式,于9月9日组织开展了一场以“沉浸式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红色剧本杀活动——《兵临城下》。
活动以1937年山西朔县抗战背景为剧情主线,通过情景再现与跨时空对话,再现红色历史,致敬革命先烈,引导党员同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悟民族大义与历史担当。剧本《兵临城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国民党军官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在民族大义与亲情、友情、爱情之间做出生死抉择的故事。活动通过场景渲染和共情演绎等方式,营造出真实的历史背景与情节氛围,让参与者依据自身理解进行角色扮演,共同推动剧情发展。学生党员通过亲身演绎,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与使命担当,引导大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现实中坚定信念。从朔县酒楼的激烈辩论,到天安门广场的雄师列阵;从剧本中的密信破译,到现实阅兵式中的装备展示——2025年的抗战纪念活动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多维认知坐标系。年轻人在角色扮演中触摸历史温度,在推理辩论中锤炼理性思维。这场始于趣味形式的精神之旅,最终深化了对“强国有我”时代使命的认同,也成为红色教育从“悲情叙事”迈向“理性反思”转型的生动注脚。
作为活动发起者,支部书记吴文哲表示:“本次活动以‘红色剧本杀’为载体,探索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新模式,让学生党员身临其境地感知红色精神,打破了传统红色文化教育的形式局限,是一堂生动而鲜活的红色实践教学课。”扮演者、学生党员黄若颖表示:“这次特别的组织生活,以创新和富有吸引力的形式,让党性教育真正实现了入脑、入心、入情。我们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守护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理想,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

活动现场

支部书记总结活动
此次红色剧本杀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构历史场景,借助情感共鸣激发党性觉悟,是支部对“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号召的积极响应和生动实践。未来,支部将继续探索形式更多元、内涵更深入的教育模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党员心中深深扎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供图:吴文哲 供稿:郑冰艳
审核:屈颖